
張紅樹(中)與母親和哥哥合影

新田新聞網(wǎng)(記者 黃新 肖亞湘 蔣若冰)9月,,是豐收喜悅的季節(jié),。9月18日,,在新田縣驥村鎮(zhèn)槎源上槎村,,84歲老人劉友菊收獲了一份“盼兒歸來”的喜悅,。被拐33年的小兒子張紅樹,,在警方和“寶貝回家”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,,終于回家,實現(xiàn)了一家人團圓的心愿,。
上午10時40分,,上槎村途徑劉友菊老人家里的路面掛滿了寫有“歡迎回家”字樣的橫幅,老人和家中的親朋好友早早站在村口,,迎接他們口中的“滿崽”回家,。

上午11時,張紅樹終于見到了闊別33年的母親和三個哥哥,,互訴離情后,,一家人相互攙扶回到家。張紅樹的三哥張紅順紅著眼眶激動地說:“終于實現(xiàn)了我們一家人團聚的愿望,?!?/p>
為了兒子回家后能睡個好覺,劉友菊老人專門上街購買了一套全新的床上用品,,而自己,,這33年來,卻一直將兒子被拐前蓋過的毛毯放在床上,。床墊下至今還保存著一張泛黃的字條,,上面記錄著張紅樹被拐的些許線索。看著母親留存的物品,,張紅樹也打開了記憶的閥門,。
“我當天下午應(yīng)該就跟那個人走了,當天沒有在這邊過夜,,轉(zhuǎn)了好多好多個地方,,我記得路上一直在走,有山區(qū)里面的,,有少數(shù)民族的,,也有城市里的,到后面才是坐火車一直到福建,?!?/p>
1989年11月份的一天,年僅6歲的張紅樹在店里玩耍時,,疑似被一名來店住宿的外地客人拐走,。在張紅樹有限的記憶里,家里開了個旅社,,周邊有電影院,、菜市場,旁邊還有人彈棉花,。從被拐那天起,,他時常會在紙上畫家鄉(xiāng)的樣子,生怕自己忘了,。
33年一帆風順樹在養(yǎng)父母家中的生活也算一帆風順,,他考了大學,進入國企工作,,在北京定居,。但隨著年紀增長,自己尋根的想法卻時不時會冒出來,。而這邊,,自從張紅樹被拐后,劉友菊和丈夫轉(zhuǎn)讓了在縣城的旅社,,一家人根據(jù)當時客人登記的信息,,前往廣東等地尋找,并在派出所報案,。
“他們一家人四處都尋找了,,去廣東尋找了也沒有找到,拐賣嫌疑人不在家,,一家人都又急又氣,。”鄰居劉梅至今回憶說。
張紅樹被拐后,,劉友菊夫婦再也沒有心思經(jīng)營旅社,,轉(zhuǎn)讓店子于當年12月回老家務(wù)農(nóng)。劉友菊的丈夫因痛失兒子,,思念成疾,,于1990年4月遺憾病逝。張紅樹的大哥張紅福說,,張紅樹走失的時候,,父親身體還蠻好,急著去找他,,身體就一天天瘦弱下去,,五個月之后就去世了。
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后,,劉友菊只身一人再次前往廣東,,尋找被拐的張紅樹?!爱敃r我的年紀比較大了,,進不了工廠,那時候又沒得身份證,,就撿破爛,四處走,,邊撿破爛邊找,。”
33年來,,家人從未放棄尋找張紅樹,,公安機關(guān)也在追蹤偵查犯罪嫌疑人下落。然而,,嫌疑人從此似乎人間蒸發(fā)了,,張紅樹也一直杳無音訊。2013年下半年,,福建省人許仲勉向“寶貝回家”平臺求助,,志愿者根據(jù)尋親者提供的回憶線索,聯(lián)合公安機關(guān)展開尋找,。2022年4月份,,志愿者聯(lián)系許仲勉,采集他的血樣,,通過公安機關(guān)進行家族血樣系統(tǒng)比對,,疑似與新田的張紅福比中。隨后,公安機關(guān)先后采集劉友菊,、張紅福,、許仲勉的血樣,并錄入全國打拐DNA庫進行人工比對,,科學證明,,許仲勉就是劉友菊的親生兒子張紅樹。
“這些年以來,,新田縣公安局一直沒有放棄對張紅樹的查找,。接下來,我們將根據(jù)張紅樹提供的被拐信息,,繼續(xù)對違法犯罪嫌疑人進行查找,,將之繩之以法?!毙绿锟h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(shù)室主任鄭超表示,。